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ori.hangzhou.com.cn/ornews/content/2009-09/30/content_2800335.htm"
皇甫江(圖片來源:皇甫江新浪博客)杭州網訊?今天,位于杭州拱宸橋西的中國刀剪劍博物館1號樓開館。1號樓是由民國時期的土特產倉庫改造而成,目前是中國古代刀劍皇甫江收藏館。說起皇甫江先生,喜歡刀劍的網友應該認識,他是“拔刀齋”刀劍天下論壇的主人,收藏刀劍十余年,覓刀足跡遍及歐美、日韓、中東、東南亞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被尊稱為中國古刀劍收藏界的教父。他所創立的“拔刀齋刀劍天下論壇”已經成為世界最大、最專業的中國古兵器研究論壇,另外他還著有《中國刀劍》等書。國內很多媒體曾對皇甫江先生做過專訪。據媒體報道,皇甫江出身北大法律系,父親曾是刀具刃具熱處理和鍛造專家。十年前,皇甫江傾其所有在美國西雅圖購買了一柄德國索林根刀,從此開始了他的收藏生涯。十年來,皇甫家族藏有最完備的中國鋼鐵古董兵器,可媲美世界上任何國立博物館和私人藏館,還擁有除北京故宮博物院外最多的清代皇室刀劍。對刀劍,皇甫江有他自己獨特的理解。在他看來,和印度及伊斯蘭刀劍、馬來諸族劍、日本武士刀、西洋刀劍并稱為“世界五大名刃”的中國刀劍最有君子之風,因為中國劍多為軟劍,柔、韌、利。它不如波斯馬刀兇險,利用馬的奔跑速度取人首級于無形;也不如日本刀的盛氣凌人,雙手握刀,每一擊都竭盡全力,力求必殺。中國劍講究單手執劍,飄逸無形,以柔克剛。高手對決,劍尖所指之處,多屬要害而非致命部位。一劍挑破對方手腕,擊落兵器,即退后收手,還劍入鞘,多不置人于死地。最近,在皇甫江的新浪博客中剛剛更新了一篇題為《男兒何不帶吳鉤》的日志。在這篇日志中,他借歷史深刻闡述了自己對刀劍的夢想。他透露,他與中國刀劍的最早的一段緣分,也許應該從一首七絕唐詩《南園》說起,而《南園》與刀劍的緣分,則是破題的第一句——男兒何不帶吳鉤。他說自己從不肯承認是一個普通的愛刀者或收藏家,因為心中常常會有一把隨時出鞘的寶劍,以前他稱之為勇氣,現在他希望那是責任。他認為,刀劍精神,雖為一群“小眾”的聚合,但期能夠影響一代國人的情懷。此次,皇甫江先生向中國刀剪劍博物館捐贈了206件刀劍,成為向該館捐贈物品最多的人。中國古代刀劍皇甫江收藏館里現在展出的藏品有100余件,跨度從漢代到民國,不僅涵蓋了各朝代刀劍及其他相關兵器的代表器,而且還有不少精品和孤品。其中漢代漆鞘鐵劍,唐代金銀裝大刀,明代長刀、倭刀、釘甲,清代皇室甲胄、大將軍金盔、乾隆期鑲寶石貝勒佩刀和乾隆款錯金銀宮廷禮儀劍更是重中之重。對于此次捐贈,皇甫江在日志中也隱隱透出了一份擔憂:我決定把多年收藏的200柄中國古刀劍捐獻給正在杭州市籌建的中國刀剪劍博物館,其中包括超過50多把宋代之前的高古器。雖然經過少則千年、多則兩千多年的雨打風吹,難免有些銹蝕和殘破,但大部分刀劍都是驕然傲立,筋骨強健,品相幾乎超過國內外所有博物館的同類藏品。不過我還是不感肯定當我的同胞們看到這些飽經滄桑,經過血、或和歲月洗禮后仍然默默無聲的黑鐵烏鋼時,是否會佇足停步多一秒種?是否能從這些鋼筋鐵骨中看到這個民族曾經具有的風骨和豐姿?會不會屏住呼吸聆聽它們低聲的呼嘯?喜歡刀劍的朋友不妨去博物館走一走看一看,聆聽這些鋼筋鐵骨低聲的呼嘯。來源:杭州網作者:記者謝潔青通訊員陳倩巧編輯:方志華
關鍵字標籤:西洋劍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