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news.163.com/18/0206/08/D9US6G2M00018AOP_all.html
■北京路騎樓街上的樹德生活館是一家集文創設計、咖啡、圖書、手工為一體的創意生活復合體驗店,愛街拍的00后眼里的網紅店、打卡點。■策劃統籌:何姍■采寫:新快報記者何姍黃婷圖片提供樹德生活館“好好生活,因為總有個人惦記著你!”最近兩個月,路過北京路財廳前北段騎樓街的人都會被一家門店騎樓柱的這句話所吸引,停下腳步,只見門頭上掛著“樹德生活館”的店名,這是一家什麼店?在左右兩旁一派沉穩莊重的老字號里,這家新店跳脫著小清新:明亮溫暖的燈光,滿眼的白色、原木色調,簡潔質樸的水管陳列架,不論是00后90后,還是滿頭銀絲的阿婆,都禁不住踏入店里,哇——“真系好有特色啊!”“紙皮書包超得意啊!”“好文藝,好鐘意啲feel!”“有新鮮感,要慢慢睇,慢慢領會。”這里不僅有設計獨特的文創生活用品,還可以跟閨蜜來high一個tea,也可以在安靜的一隅坐下翻翻書、做做手工,不少人都會掏出手機對著每個角落拍拍拍。這其實是一家集文創設計、咖啡、圖書、手工為一體的創意生活復合體驗店,一些愛街拍的00后眼里的網紅店、打卡點。過去一年里,像這類新鮮有趣的網紅店、民宿、茶飲店悄然空降廣州老城的騎樓街——在最美騎樓街恩寧路啜一杯檸檬茶,享受一晚小資民宿;在商業地標北京路騎樓街玩玩手作;在中山六民國騎樓的露臺上搞一臺生日趴;在寧靜低調的德政北騎樓里開一場公司年會,已成為最時尚的生活方式——“旅行最初就想體驗這樣的老式騎樓,真的找到了,而且遠遠超出所有人的預期!”“給廣州的特色老建筑賦予新生,給頂樓套房的天臺瘋狂打call,店主也很可愛!下次來廣州還住這家!”騎樓街不再只是清倉大減價、批發市場、倉庫、72家房客、外來工宿舍的代名詞,這些時尚網紅店化腐朽老樓為神奇,挖掘騎樓獨有的文化魅力與空間趣味,注入時尚新體驗,改寫著騎樓街在人們心中的傳統形象。既保護了百年老樓,也提升了老城的生活品質;既帶動著傳統業態轉型升級,也重塑著騎樓街的靈魂。騎樓街是廣州城市名片但被批發市場物流倉庫占據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庫門,廣州騎樓街。廣州是中國騎樓建筑發祥地,規模與建設水平在全國首屈一指,騎樓街代表了廣州的榮光,也日漸成為廣州的傷慟:發端于1912年,經1918年拆城墻擴馬路的風潮,因為適應南方潮濕多雨、炎熱高溫的氣候,又有利于商業活動,騎樓一直是廣州街景的主格調、最具特色的城市風貌、文化名片,它是千年商都的形象代表,見證著近代化的歷程。但是,在地鐵建設與內環路建設中痛失中山路、六二三路后,曾經風華絕代、如今風蝕殘年的騎樓街卻被專業批發市場、物流倉庫、5元一件的服裝店壓榨式使用,備受摧殘;主流商業場所的風頭又被名店云集、吃穿玩一體化的購物中心奪走。騎樓街里的竹筒屋,因兩邊共墻、面寬小,進深大,門窄小、室內狹長陰暗,被指采光通風差、改造困難,無論是上居還是下鋪,騎樓街都被認為無法承載現代人的生活與消費,往昔繁華熱鬧的騎樓街似乎只是行人避雨的通道。改造本土特色騎樓成風潮首層做文創店、茶飲店,二樓以上做民宿“騎樓這么有廣州特色,非常適合作為一個景點讓外地游客來看廣州。做倉庫、批發市場我覺得很浪費。如果可以做成新型業態,整條街就可以吸引不同的人來。”90后的廣州女Chloe對騎樓情有獨鐘,住遍了世界各地風格多樣的民宿,Chloe留學歸國后便一心尋找有廣州本土特色的騎樓,與她同為90后海歸的老公一起,專職做民宿。近年來,有歷史文化底蘊的老房子漸受富人、建筑師、文化人、海歸8090后青睞,“老宅新生”而成的畫廊、咖啡館、工作室、民宿、精品酒店受熱捧(詳見新快報2013年1月8日《百年老房子成富人文化人新寵》、2016年7月19日《來廣州作客,現在流行住老房子民宿》)。最近一年,活化利用老房子的風潮終于從獨棟的東山小洋樓、古村青磚房吹進了被時尚遺忘的騎樓街。這些騎樓街多屬于《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劃定重點保護的一類騎樓街,既有近百年積淀、大名鼎鼎的商業街,也有1930年代寧靜幽雅的居住街區。改造難度小、修繕費用較少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騎樓成為首選。延續傳統騎樓“上居下鋪”的特點,但“居”與“鋪”都被置換成現代時尚的業態,首層開文創店、舊物店或茶飲店、茶座,二三樓及天臺辦民宿或工作室。這些騎樓既有自家物業,多數都是從地產中介處租來的私房。此前,這些騎樓多被用作倉庫,或空置多年。騎樓特點可讓空間體驗更美妙利用天井開窗改善采光通風“有趣!”——很多建筑師都不約而同地用了同一個詞來形容他們對騎樓老房子的喜愛。在不少人眼中的騎樓的缺點,比如大進深、不規則等等恰恰是他們覺得有趣的地方,可以讓設計更有創意,同時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樹德生活館合伙人林潼參與了北京路樹德生活館348復合店的騎樓改造,有30米的進深,非常陰暗,中間還有一個小斜坡,斜坡上去是狹長的過道,上方還有三條梁。他們用燈光來改變陰暗,把斜坡變成了階梯,上面的三條梁,分別放進了三句詩,狹長的過道變成了圖書陳列空間,從過道穿過,每走一步都是一句詩。“把進深活用起來了,變成了移步換景、層層深入的體驗,最開始寬,中間窄,進去里面又寬了,我們剛好分了三個不同區段去做了不同的產品陳列。”“騎樓的空間體驗很美妙,這的確是購物中心沒有的。”林潼一說起騎樓就兩眼放光。北京路的分店是樹德的第一家“街鋪”。可是,騎樓的竹筒屋共墻,沒窗,大進深,采光通風差,本地人都搬走了,又如何能改成民宿讓客人住得舒適安樂呢?傳統的竹筒屋是通過房子中間與房后的天井采光與通風的,在改造騎樓為民宿時,所有人都注意保留了天井,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天井采光通風。“我的法寶就是不斷開窗。”建筑師李永泉剛剛改造完一間有16米深的騎樓,這個房子一邊墻沒有窗,另一邊墻跟隔壁的冷巷只有一條縫的距離,窗子只能通風,無法采光。房子的業主把中間的小天井封起來了,所以第一個房間就沒有窗。但這個房間的后面就是天井,李永泉把對著天井的墻打開了一個窗,又在房間與廳相隔的墻上開了一個窗,這樣就有兩個地方進光,房間頓時亮起來。集酒店K廳會議室于一體騎樓復合空間可多功能使用改造后的騎樓能夠承載現代人的生活與消費嗎?李永泉改造的民宿有三層、6個房間,一個廳可以開會、聚餐,還有一個廳可以看電影、唱卡拉OK,屋頂還有一個草木扶疏、有搖椅、有沙發的大露臺,可以曬著月光聊聊天,鳥瞰老城的萬家燈火。“最大的優勢就是空間比較復合。”李永泉說,“復合空間就是把酒店、卡拉OK廳、會議室等不同的功能都復合在一個空間里面,別人要體驗你這個住宿,如果是單一的純住宿的功能,對他們的吸引點是非常小的,必須把不同的功能復合進去,別人才更愿意來住。但是這個功能是基于這個房子本身的空間特點。”設計時尚、有私密性、能盡情狂歡后休息夜宿,越來越多人喜歡來這種老房子民宿開生日趴、開公司年會,不再去酒店、餐廳、K廳。李永泉的騎樓民宿開了不到兩個月,碰上年底節日多,基本是活動包場,有家公司還在這連開了兩天年會。無論是復合空間體驗的騎樓民宿,還是時尚生活復合體驗館、茶飲店、舊物店,騎樓以其獨特的空間趣味、歷史情調,契合了后現代社會從功能性向體驗性轉型的消費需求、文化和休閑經濟的崛起。通過休閑、娛樂為特征的文化更新對傳統業態轉型升級,將傳統的商業與生活空間轉化成體驗空間,騎樓揚長避短地尋找到自己獨特的價值定位,走向新生。地方政府集中資源更新騎樓引入文創新業態發展文商旅經濟這種由市場自發形成,以文化旅游、休閑體驗為特色的騎樓改造,正成為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策略,集中資源進行騎樓街的更新升級。樹德生活館就是由北京路文化核心區管委會與越秀區非遺中心引入,其所租用的騎樓是公房。“北京路有許多百年老字號扎根,但是像我們樹德這種新的文創業態還沒有。”林潼說。據北京路文化核心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要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發展商旅文融合經濟,促進傳統商業業態轉型升級,將北京路打造成集文化、商貿、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街區。其策略則是:“對公有物業進行集約利用,引入優質企業,樹立行業標桿,大力發展北京路商業新業態。”越秀區非遺中心劉主任則對樹德生活館寄予了厚望:“北京路是千年商都發源地,要結合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商旅一起去改造提升。我們希望借助樹德這一類的本土原創設計公司,設計一些有非遺元素的文創產品,或者非遺的衍生品,這家店除了非遺展示,也可以是旅游景點,網紅的打卡點。”
關鍵字標籤:bubble tea maker
|